(香港5日讯)近日有香港大学(HKU)硕士课程学生在社交平台发文,指有部分同学在上课时使用应用程式(APP)即时翻译课程内容,质疑他们的英语能力或未能应付硕士课程,“读了这么多年HKU没见过身边的同学连上个课都要开即时翻译”,引起网民关注。有人批评学生英语水平逐渐下降,也有人认为AI工具有助提升学习效率,善用科技亦并无不妥。

随著AI技术愈来愈进步,即时翻译及语音转录工具(如Google Translate或AI笔记应用)成为学生上课辅助工具,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学生。根据《星岛日本》报导,最近有修读香港大学硕士课程的香港学生指出,有部分同学在课堂期间利用即时翻译应用程式,将课堂内容录音后再翻译成中文,对此大感惊讶,“英文要不要差到整个讲堂都开即时翻译?”。

楼主认为入读香港大学硕士课程至少需要达到雅思(IELTS)6.5分,认为此水平应足以应付全英语授课,无需依赖外部工具,“入得HKU最少IELTS 6.5,读了这么多年HKU没见过身边的同学连上个课都要开即时翻译”。

据香港大学网页显示,研究生课程申请者的雅思总分须达6分或以上,且没有任何一个部分低于5.5分;部分文科硕士课程要求较高,以翻译文科硕士为例,雅思总分须达7分或以上,且没有任何一个部分低于6分。

帖文引起不少网民关注,有人表示并非新鲜事,以往在其他大学修读硕士课程曾遇到相同情况,“当年读语言学文学硕士也是,已经是语文科全英(文),他们也是开即时翻译,一粒粒字抄去查字典”;有人则指出IELTS成绩不代表英文水平,“IELTS未必和实际英文有关系,澳洲不少通过了考试但去邮局、银行完全无法沟通,IELTS可以靠刷题”,又好奇如何应付全英文的考试,“考试时不是写英文吗?又可以搞定?”

与此同时,有网民支持适当运用AI工具,除了可以录音及翻译,同时具整理笔记,亦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直接拿去给AI整理超方便,可以在翻译后中英对照,不懂的字不用特地再查”,又表示“人家怎样上课没影响到你,有什么问题?不都是比GPA(成绩平均绩点)”、“AI除了即时翻译还可以顺便录音,做好笔记,你这么得空拍影片,专心听讲更好啦”。有毕业生则指出以往有中国同学刚开始亦需要时间适应全英文环境,熟习后已少用翻译工具协助;亦有人认为“人家一开始不是很适应全英环境,用这些软件帮助自己不是一个对自己学业负责任的体现吗?”

蔡美燕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