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计划投入400亿卢比的激励措施来提振自身的拆船业,目标是从孟加拉和邻国巴基斯坦手中夺回市占率。(图取自法新社)

(新德里17日讯)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计划投入400亿卢比(约18亿令吉)的激励措施来提振自身的拆船业,目标是从目前的行业领头羊——孟加拉和邻国巴基斯坦手中夺回市占率,一场拆船业的大战正在南亚展开。

印度是亚洲第3大经济体,该国西海岸城镇阿朗(Alang)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拆船厂,占据印度98%的船只拆解业务,这项业务依赖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然而,邻近的南亚国家——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正在蚕食印度在拆船业务中的市占率。

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2023年时,印度拆解的船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3,仅次于孟加拉的46%。印度新的财政刺激计划旨在巩固该国在全球船舶回收市场的地位。印度政府的激励措施包括,向那些把老旧船只运往印度的船东发放相当于船只废料价值约40%的折让单,可用于后续购买印度本土制造的新船。

印度政府也正考虑在该国东海岸开发新的拆船中心。这一地区更靠近东南亚航线,有利于与拥有地理优势的孟加拉吉大港(Chittagong)直接竞争,而该行业朝东岸拓展也有望降低来自东亚和中东船舶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2023年时,印度拆解的船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3,仅次于孟加拉的46%。(法新社档案照)
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2023年时,印度拆解的船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3,仅次于孟加拉的46%。(法新社档案照)

印度迎来“报废海啸”

市场动态正朝著有利于印度的方向转变,虽然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爆发后,由于运费上涨和航线被迫改道等问题影响,延长了船舶的使用寿命,但分析人士预测,随著老旧船队达到使用寿命的终点,以及新的环保法规,迫使老旧、效率低下的船舶退役,不远的未来将出现“报废海啸”。

一名印度官员表示,船东们拥有大量老旧船舶,一旦“报废海啸”到来,希望他们会选择印度而不是在孟加拉拆解这些船只。

这次对拆船业的奖励措施是印度的更广泛海洋行业战略的一部份,印度总理莫迪政府还将批准一项2500亿卢比(约117亿令吉)的海洋发展基金,旨在振兴印度造船业,减少对依赖外国船舶,并建立“循环经济”,包括拆解外国船舶、回收钢铁、建造船舶到出口全球,印度都能做到。

在印度政府支持下,孟加拉拆船业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印度给出高达总价值40%的补助,削弱了孟加拉的价格优势,吉大港的业界人士已经开始对此发出警告。

此举也符合西方国家对于“绿色”船只回收的施压。与多数仍在沙滩作业、环保监管有限的孟加拉船厂不同,印度已投入巨资升级拆船厂,使其达到欧盟的标准,进一步挤压孟加拉的市占率。

拆船业对于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而言相当重要,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法新社档案照)
拆船业对于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而言相当重要,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法新社档案照)

污染高但盈利丰厚

现代船舶的使用寿命约为20至25年,在经过长时间服役,维修和改装在成本上已不再可行时,船舶就会被拆解回收。在一般情况下,船东会将船只出售给拆船厂进行拆解,完成作业后,所有钢材和部份设备会被重新利用或在二手市场出售。

拆船业对于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而言相当重要,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印度阿朗为例,拆船业年收入达7亿5600万美元(约31亿3700万令吉),并提供了3万个工作机会。在孟加拉,拆船业则满足该国80%钢铁需求,每年产值约15亿美元(约62亿令吉)。

黄义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