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市场的消费行为正经历转变,消费者不仅缩减预算,也更在意与产品及体验相关的深层情感连结。(法新社档案照)

(纽约7日讯)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香港及新加坡等亚洲市场的消费行为正经历转变,消费者不仅缩减预算,也更在意与产品及体验相关的深层情感连结,在企业的危机与转机之间,同时蕴藏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契机。

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主管朗布尔(Stuart Rumble)指出,消费行为转向在各产业都有迹象。例如餐饮业,高档餐厅及奢华餐饮场所关闭,反映高额非必需支出的缩减。然而,超市餐饮及平价休闲餐饮兴起,显示消费并非全面缩减,而是重新分配。

更注重情感联结

他说,消费者更重视性价比,也更倾向选择能带来情感共鸣、文化或身份认同等附加价值。

举例来说,许多人单纯从打开泡泡玛特盲盒的过程获得乐趣,对投资者而言,这些转变带来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局面,能够成功触及情感价值的品牌,通常展现强劲的消费者参与度,同时受惠营收动能及投资者热情,股价表现亮眼。

然而,要维持成功,必须仰赖持续创新,尤其在智慧财产及产品开发方面。

许多人单纯从打开泡泡玛特盲盒的过程获得乐趣,对投资者而言,这些转变带来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法新社档案照)
许多人单纯从打开泡泡玛特盲盒的过程获得乐趣,对投资者而言,这些转变带来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法新社档案照)

评价仍是关键考量

此外,评价仍是关键考量。部份消费类股本益比已高,市场质疑其获利成长的持久性及均值回归的可能性。投资者必须能区分短暂趋势与结构性转变的差别。

富达指出,盲盒热潮或许会消退,但健康意识的生活型态及体验导向的消费,或许更具持久性,值得持续关注。例如运动服饰及化妆品等产业,展现较具韧性的长期前景,这些产业受惠人口结构、都市化及数码互动的利多,在地品牌尤其能透过社群平台及网红行销,加速产品周期并迅速回应消费者,灵活度及文化契合度往往超越全球品牌。

数码通路掌握时局

另一方面,数码通路也正重塑消费。直播电商、社群平台销售及爆款产品上市,缩短产品从构想到市场采用的时间。能够掌握速度的企业,尤其深入了解在地市场者,更有机会抢占市场并吸引投资者青睐。例如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新加坡市场的成功,印证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灵活商业模式带来的颠覆性潜力。

然而,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容低估。成功会招致模仿,唯有具备稳健基本面、灵活策略及明确差异化的企业才能长久。投资者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的管理品质、创新力,以及因应消费者变化的能力。

富达认为,亚洲消费格局转变,反映消费者对经济方面的谨慎态度与对情感满足的追求。投资者若能审慎辨识其转变属循环性或结构性,同时掌握创新、文化相关性及评价纪律,将有机会捕捉下一波亚洲消费市场成长动能。

直播电商、社群平台销售及爆款产品上市,缩短产品从构想到市场采用的时间。(图取自网络)
直播电商、社群平台销售及爆款产品上市,缩短产品从构想到市场采用的时间。(图取自网络)

司徒启雄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