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6日讯)过去一年,市场原先押注“特朗普重返白宫等于美股大赢家”的剧本并未上演。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至今,以美元计价的中国、欧洲及加拿大主要股指表现均优于标普500指数;MSCI除美指数相对华尔街的领先幅度更创2009年来最大,显示全球资金正从“防守美股波动”转向“寻找估值更佳的非美标的”。
这一轮逆转最初源于对特朗普关税与行政命令密集出台的风险对冲,投资者为分散美股受政策冲击的单一部位,先是提高对中国与欧洲股市的配置,后续则因估值落差与殖利率回落,进一步将非美市场视为标普的长线替代品。
亚洲行情最大亮点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分析员奥本海姆(Peter Oppenheimer)与美国银首席投资策略员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早在2024年便提示“向美国以外看”,当前的市场表现证实了这一轮资金的前瞻布局。
亚洲是这波超车行情的最大亮点。受惠于人工智能(AI)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台积电(TSMC)、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 Limited)等晶片制造、代工与设备龙头带动区内股市同步走强,韩国指数(Kospi)过去一年劲涨约55%,成为区域最具吸引力的人工智能投资市场。
市场人士指出,若年底出现技术性回吐,更多是动能走势的锁利,而非基本面的恶化;后续能否延长涨势,将取决于人工智能资本支出能否续强到2026年,以及特朗普在对欧、对中贸易上是否维持谈判式而非全面冲突式的路线。
欧洲市场表现胜预期
欧洲表现则明显好于年初预期。一方面,通胀已被压回目标区附近,欧洲央行利率降至2%,远低于美国,使得欧股估值具相对吸引力;另一方面,德国与多个欧盟成员国推进国防、能源转型与基建支出,为工业、金融与公用事业类股提供中期成长能见度。更关键的是,部份欧洲企业透过与特朗普政府进行产业或企业层级的直接谈判,换取关税延后或调整,成功把政策冲击控制在可管理范围内。
加拿大股市也出现10年少见的“跑赢美股”局面。自大选后以来,S&P/TSX综合指数上涨约23%,有望自2010年来首次在上涨周期中压过美股。
资产管理业者指出,加拿大企业的盈利成长性并不逊于美国龙头,但估值仅约标普的2/3,资金在利率高档、估值分化加剧的环境下,自然倾向往“价格较美、成长不差”的市场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