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3日讯)日本国产威士忌价格居高不下,但从去年中旬开始出现降价的状况,几乎比高峰时期降价近二成。此举与中国经济低迷,导致市场炒作趋缓有密切相关。
日本威士忌的商业化生产从1923年开始,最初是模仿苏格兰威士忌的酿造技术,因此长久以来,日本威士忌一直被视为苏格兰威士忌的“次等仿品”。尽管日本并非威士忌起源国,但如今已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从2008年左右开始,日本威士忌屡屡斩获国际奖项,其品质与地位获得国际认证,进一步引发强烈的全球需求。
产能稀缺成投机目标
然而,日本威士忌产能却跟不上需求的脚步。日本3家最知名的威士忌生产商分别为:三得利(Suntory)、朝日集团(Asahi)旗下的日果威士忌(Nikka Whisky),以及麒麟啤酒(Kirin)旗下的富士御殿场蒸馏所(Fuji Gotemba distillery),其中又以三得利和日果的市占率较高。三得利最著名的系列为山崎、响及白州等;日果旗下的知名系列则为馀市、竹鹤和宫城峡等。
由于威士忌的生产需要长时间地陈酿和蒸馏,日本威士忌的产能远远跟不上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到了2015年左右,其市场库存几乎快见底,这场短缺导致日本威士忌的价格飙升,加上只要保存方式正确,威士忌可以长期保存,几乎不会坏,这加剧了以投机炒作为目的的买入,尤其是稀有的陈年款,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后的近年,日本威士忌更是飙上天价。
中国市场日渐低迷
不过日本媒体发现,从去年中旬期开始,日本威士忌出现降价状况,从日本知名回购商“BuySell Technologies”的数据可发现,三得利“山崎18年”在去年上半年为14万8000日圆(约4000令吉),下半年跌至12万零800日圆;“白州12年”也从同期的3万2800日圆,跌至2万2800日圆。整体来说,日本高级国产威士忌的价格已从高峰全面下跌了15%至近20%。
这背后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低迷,因为中国是日本威士忌的主要买家,“BuySell Technologies”的职员透露,中国市场曾经是日本威士忌的主要销售管道,但现在中国买家表示,他们再也无法以之前的价格买入日本威士忌了。
“越难买越涨价”成过去
中国媒体《界面新闻》的报导也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间,日本威士忌的生产和出口受限加剧供应紧张,推高了日本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溢价空间。随著全球消费情绪转弱和酒类市场普遍萎缩,日本本土的威士忌产能却逐渐恢复,导致日本威士忌的价格近年开始普遍回落,先前“越难买越涨价”的局面已经不再。
一位跨境经销商刘伟(化名)回忆称,2019年起他开始在日本收购未开封的威士忌产品,并运到中国销售。“山崎12年”的日本收购价当时约1200人民币(约707令吉),而中国价格已经飙涨至2000人民币(约1179令吉),盈利空间非常可观,但随著供应量稳定,电商平台的发展与资讯透明化加速,终端价格也随之回落。
“ 我们的生意从2023年开始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下跌最明显,下半年价格才稍微稳住,不过利润空间比以前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