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首相安华近期在国际舞台上可谓风头无两,在东盟峰会上发表的演讲赢得多国领袖赞赏,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公开场合对他“敢言又务实”的领导风格表示肯定,这无疑让大马在全球政治版图上重新被看见。
对外资而言,这是一种信号:一个政治稳定、外交形象回暖的国家,通常意味著投资环境的风险溢价下降。尤其在中美竞争加剧、区域供应链重组的当下,东南亚各国都在争取成为“中立但受欢迎的投资地”,而安华成功提升了大马在这场博弈中的能见度。
然而,政治与外交的光环,并没有马上反映在股市上。富时综合指数依然在狭窄区间徘徊,投资者情绪似乎仍处于观望状态。原因或许在于市场更关注的是企业盈利成长、国内消费动力与财政政策落地的速度,而非单纯的外交成绩。
换言之,国际声望可以加分,但要让股市真正起飞,还得靠实质的经济与政策执行力度。安华的外交胜利,也许是大马形象翻新的起点,但资本市场是否“买单”,还需要看到更具体的经济故事。
11月必须关注的事件
接下来,国内将迎来数项重大经济焦点,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包括国家银行的隔夜政策利率(OPR)决议、第3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公布,以及上市公司季度业绩的整体表现。
首先,国行将于11月6日宣布隔夜政策利率决议。分析国行的利率决策时,很多人只看“美国降息我们要不要跟”,但其实那只是表层因素。真正懂宏观逻辑的投资者,会从几个核心角度来判断国行的取态。
- 国行的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维护物价稳定与可持续增长,而非盲目追随美联湖。国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核心通胀率依旧处于可控区间(2%上下),说明国内物价压力有限。
- 美联储的政策节奏的确会影响资本流向与汇率走势,
但由于马币今年以来持续走强,对美元的汇率压力实际上并不存在。 - 若特朗普式关税政策与全球贸易摩擦严重拖累外需,国行才可能适中降息支撑增长。但是出口仍保持正增长,电子与电器领域支撑力强。外需确实减速,却未到“必须宽松救增长”的地步。
从这三个角度综合判断,国行在2025年下半年最可能的策略是,维持隔夜政策利率不变(维持在 2.75%)。
紧接著,11月14日,我国第3季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数据将揭晓。不过在 10 月 17 日,已经有“初步预”数值为 5.2% 公布。若最终 国内生产总值在 5.0%至5.2% 区间且靠近上半区间,那对市场是偏正面:股市与外资情绪会获得支撑。
第3季企业盈利或改善
此外,随著上市公司陆续公布第3季业绩,我根据2025年7至9月期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分析判断,整体企业盈利较上季将略有改善,但增长并不全面,呈现出“中性偏好”的格局。市场情绪预计会随之逐步回暖,但短期内仍难以出现强劲的上涨行情。
从历史走势来看,综指在11月的表现往往偏弱,过去十年平均录得约1.5%的跌幅。这种季节性低迷,可能与历年来第3季企业业绩普遍不理想有关。
总括来说,大马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认可,但资本市场仍以实际数据为依归。未来数周,国行利率决议、GDP增长与企业业绩将成为市场方向的真正催化剂。安华的外交光环或许能提升信心,却仍需经济与企业盈利的实质成长,才能点燃马股真正的上升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