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29日讯) 在累积财富的道路上,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投资”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投资方式有许多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险与回酬,像是投资“个股”的话,若股价上涨,确实能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同样也伴随著相当高的风险,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方式,美国知名理财网站就列出的5个迹象,警示投资者若出现这些状况,或许该暂停一下,改变投资方式,不再只买个股。
1. 花太多时间在研究
美国理财网站指出,首个迹像是“花太多时间在研究”,这是因为投资个别公司,需要大量的研究与持续关注。股神巴菲特曾说过:“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哪些公司是你能够做出明智判断的,哪些则超出你的能力范围。”
要达到这种理解程度,往往得花上许多时间,更别提还要追踪相关新闻、财报与分析员预测。如果你发现自己花在盯盘与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妨考虑采取不需每天紧盯市场的投资策略。
2. 寝不能寐
其次是“投资让你寝不能寐”。这是因为个股的股价相对波动剧烈,看著股价上上下下的情绪起伏,可能让你焦虑到睡不著。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也就是你愿意承担多大的亏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当投资开始让你焦虑、失眠时,就是该分散风险的时候。
3. 追逐市场潮流
再来是“在追逐市场潮流”,市场趋势固然重要,但根据市场炒作盲目投资,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有著“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的心态,常会让人没经过充份研究就匆忙下单。
由炒作带动的投资往往涨得快、跌得也快,最终可能让你承受惨重亏损。如果你的投资策略主要是追逐市场上“正夯”的题材,那就该考虑寻找更稳健的替代方案。
4. 回酬率长期落后
之后是“投资回酬率长期落后”,投资个股的优势之一是,有机会击败大盘、创造超额报酬。然而,如果你的投资绩效长期落后于基准指数,如标普500指数绩效的话,那就该考虑调整策略,转向更稳定的投资方式。
5. 没有明确退场策略
最后一点是“没有明确的退场策略”。买入股票很容易,但知道“何时该退场”却是最难的部份。退场策略是为了降低损失、保护收益或达成财务目标而制定的计划。
许多投资者对何时该退场缺乏明确判断,这会让风险与损失进一步扩大。报导建议,在投资前就该了解清楚:打算持有多久?如何评估绩效?什么情况下会退场?以及其他具体的撤资方式,这些在波动剧烈的市场中特别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