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28日讯)当全球央行掀起一波“黄金购买潮”以强化储备,唯有韩国央行落单,至今已12年未买入黄金。不过,韩国央行近日却改口,称将密切关注市场,以决定购买黄金的时机和规模,计划“从中长期角度考虑”增持黄金。
如果韩国央行最终加入购金行列,将意味著另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其储备策略进行重新评估,这可能为近期疲软的黄金市场重添一把火。
今年黄金价格强力攀升,屡屡突破新价位,韩国议员因而质疑韩国央行,是否错过这波金价上涨的浪潮,同时也批评后者对对金价上涨的不作为。对此,该行总裁李昌镛明确表示:“短期内没有增持黄金的计划”。
韩国央行对购买黄金采取观望态度,主要理由有3点,包括风险资产报酬更胜黄金、外汇储备下跌,以及过往的购金经验留有阴影。
3大理由态度谨慎
过去10年间,风险性资产(如股票)的报酬远胜黄金。例如,美股标普500指数从2013年杪约1848点,攀升至2023年杪约4769点,涨幅高达158%。同期的国际金价从每安士1205美元,升至约2062美元,涨幅只有71%。
另外,韩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于2021年10月达高峰约4692亿美元(约1兆9708万令吉),但到去年杪减少至约4200亿美元(约1兆7644亿令吉)。韩国央行认为,外汇储备呈现下降趋势,在储备规模未成长的情况下,谈不上要新增黄金。
另外,韩国央行过往的购金经验留有阴影。2000年的国际金价约为每安士270至280美元左右,至2011年9月飙升至每安士1900美元以上的当时历史新高,而韩国央行于2011至2013年间共购约90吨黄金,但到了2015年曾跌至约1100美元,直到2020年才重返高点。这段黄金跌价经验,促使该行对购金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
因此,韩国央行上一次增加黄金储备是在2013年,此后其黄金持有量一直停滞不前。截至8月,韩国央行黄金持有量维持在104.4吨,在世界央行中排名第39位。若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欧洲央行(ECB)计入,排名甚至降至第4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