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24日讯)据英国媒体指出,土耳其纺织业的全球市占已降至3%以下,创30多年来最低水平。出口连3年下滑,从2022年的220亿美元(约930亿令吉)高峰降至今年预计的170亿美元(约718亿令吉),降幅达23%。据估计,超过31万名纺织和成衣工人被裁,约6000家企业倒闭。欧盟订单转移至中国、叙利亚工人返国及通胀是土耳其纺织业陷入危机的主因。
报导指出,土耳其虽是世界顶级纺织品供应国之一,其全球市占率却已降至3%以下,为30多年来最低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土耳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孟加拉和越南的服装出口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土耳其则下滑6.9%。
报导称,土耳其纺织业出口额已连续3年萎缩,从2022年的220亿美元高峰降至今年预计的170亿美元,降幅达23%。据估计,超过31万名纺织和成衣工人被解雇,约6000家企业倒闭。还有数百家企业外移,其中大部份迁往埃及。
卓越品质不再具优势
报导直指,土耳其的经济状况是造成纺织业低迷的原因之一。过高的借贷利率和高估的货币,导致通胀率从3年前的接近3位数,降至如今仍居高不下的33%。这些因素也推高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严重削弱纺织业的竞争力。从2022年初至今,土耳其的最低工资涨幅超过60%。曾经享受低利率的出口商,如今正感受到压力。
土耳其出口商协会主席古尔泰佩(Mustafa Gultepe)表示,土耳其服装传统上比中国或印度服装价格更高,但其卓越的品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如今这种模式已不再适用。他说,“当我们的价格高出15%或20%时,欧洲客户会选择我们,现在价差已达50%。”
因此,外国订单正在转向亚洲。中国已是欧盟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供应国,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激增2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美国提高关税导致的贸易转移。
劳动力下降雪上加霜
此外,过去10年,该产业的部份环节开始依赖移民和难民劳动力,现在也发生变化。据估计,约有25万至40万叙利亚人在土耳其的工厂工作,其中许多人工资相当低。土耳其批发商中心Giyimkent的负责人塞维兹利(Muzaffer Cevizli)估计,自去年12月叙利亚残酷内战结束、阿萨德政权垮台以来,多达20%的叙利亚人已返回家园。
报导直言,即使土耳其最终解决多年通货膨胀和经济管理不善造成的混乱局面,纺织业也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劳动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劳动力也越来越稀缺,塞维兹利表示,即使薪资很有竞争力,土耳其纺织厂也很难找到工人,“年轻人更喜欢办公室工作,而不是到工厂上班,这是可以理解的。”
大规模生产已成历史
报导总结,大规模生产或许必须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品牌的建立、设计、快速交付和利基性产品,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最近所说,土耳其需要停止试图成为“欧洲的中国”。
离岸外包或许是另一个解决方案,包括Eroglu和LC Waikiki在内的一些土耳其顶级品牌已经将部份生产转移到埃及,其他品牌或许也需要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