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22日讯)在汽车制造领域打拼逾二十年的奇瑞,如今正以“智能机器人”为新战场,从传统汽车制造迈向智能化、数码化发展,为公司的成长史掀开新篇章。
奇瑞近日在2025年墨甲全球发布会展示其人型机器人“墨甲”(AiMOGA)。
奇瑞汽车主席尹同跃在大会上表示,奇瑞以“全球化思维、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原创”为核心来打造“墨甲”机器人。
以合理价格走入社区
与此同时,尹同跃指出,墨甲机器人目前已在大马奇瑞4S店提供服务。
他进一步指出,墨甲的开发是按照奇瑞在汽车领域逾二十年的全球智能制造能力,整合工业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贯穿研发、人才、制造、供应链与应用场景的全链路和资本系统。
墨甲采用与汽车制造相同的品质标准与成本控制体系,目标是以合理价格,让墨甲机器人能走入“千家万户与万千商业”社区。
“奇瑞有信心在机器人领域晋升第一梯队,做到世界级极限。”

语言沟通一大挑战
另一方面,奇瑞国际总裁兼墨甲机器人主席张贵兵在活动上,分享了研发机器人的初衷。
他表示,在其他国家销售汽车时,语言沟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当时,我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张贵兵将目光转向机器人研发。奇瑞在汽车领域的技术与机器人研发重叠率超过80%,仅约10%的技术需全新开发,令奇瑞在进入机器人市场方面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
经过三年的研发与测试,奇瑞机器人已具备多语言沟通能力,可协助销售、展示及办公等多项工作,并能在不同工作场所中快速学习与适应。
“机器人可作为销售助理,协助汽车销售中心的员工与顾客互动,提供产品展示及多语言服务。”

冀快速切入市场
展望将来,张贵兵引述多家投行机构预测,全球个人及企业级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可达200亿至300亿部,远超传统汽车市场。
“凭借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及自主研发能力,奇瑞有望快速切入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此外,他指出,机器人未来将在智能家居、医疗及交通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提供即时服务,并透过数据收集与行为分析,不断提升自主决策能力,降低依赖个人指令。
此外,张贵兵透露,目前已有多个销售及产品团队同步进行机器人测试与训练,以实现跨场景操作能力,预计半年内将逐步缩小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