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20日讯)美国图形处理器(GPU)晶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真的完全失去中国市场了吗?
英伟达首席执行员黄仁勋近期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受美国持续的出口管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人工智能(AI)晶片市占有率已从约95%骤降至零。
黄仁勋称,“目前,我们已百分百退出中国市场。我们的市占率从95%跌至零。”
这也是英伟达首次公开其中国市占率的数据。黄仁勋未提及具体产品,但他的表述显然指向英伟达数据中心的GPU产品线,目前看来已完全失去了中国市场。自2022年10月以来,该产品线已多次面临美国出口限制。2023年,美国出口禁令使得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800”和“H800”晶片不再符合规定,而其新款产品“H20”也遭遇了自身的许可审批难题。
谈及这一结果,黄仁勋表示:“我无法想像,有任何决策者会认为这是个好结果,也就是美国推行的政策所致,最终导致美国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市占率降至0%。”
中国占英伟达营收最多1/4
英伟达此前曾披露,中国市场贡献了其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的 20%至25%。在该公司最新财务报告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超410亿美元(约1732亿令吉),按年激增56%。尽管这一数据涵盖了承担各类工作负载的云端服务客户,但AI基础设施仍是英伟达的成长引擎。长期的出口限制可能会重塑该业务的需求格局与供应链体系。
作为限制中国获取尖端半导体整体的策略之一,美国政府已收紧对出口至中国的 AI加速器的管控。然而,黄仁勋的言论凸显出,实际市场格局的变化速度远超预期。
“在我们所有的营运预测中,中国市场的占比都以零的假设性基础计算。如果未来中国市场出现任何转机,都将是额外的惊喜。”
英伟达的谨慎预期背后,是AI产业链正进一步呈现碎片化的迹象。为应对出口限制,中国的超大规模科技公司和AI实验室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自产晶片或其它替代硬件,加速推进计算基础设施的中国国产化进程。今年早些时候,黄仁勋就曾指出过这一趋势,当时他警告称,全面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导向中国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
尽管黄仁勋表示,他仍希望英伟达未来能重返中国市场,但目前该公司已实际上将中国市场排除在业务预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