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北京13日讯)在中国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下,美国晶片产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迫使半导体公司不再向美国公司出售晶片,将扰乱人工智能(AI)产业和供应链。
美贸易争端急转直下,尤其是在北京宣布将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对台积电等半导体公司进行额外审查之后。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占全球总产量的90%,目前正朝著限制稀土准入的方向迈进,对使用国产稀土材料生产的终端产品实施许可政策。
外媒报导指出,中国对稀土材料出口的进一步限制可能会迫使台积电、SK海力士(SK Hynix)及三星(Samsung)等公司获得出口许可证才能将其晶片销往世界其他地区,这意味著北京可以阻止尖端半导体流向美国,并扰乱国内供应链。
新的限制措施将于11月8日生效,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立场似乎已从阻止其材料用于军事技术,转变为如今影响美国的人工智能产业。

从阻止转为“扰乱”
稀土材料在晶片制造设备中发挥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抛光和曝光设备中。台积电拥有多元化的稀土采购链;然而,其中许多最终都来自中国供应商。
不仅如此,中国的出口管制也使艾斯摩尔(ASML)和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等实体面临风险,为这家台湾巨头扩大生产规模带来了困难。
中国10月9日发布《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规范逻辑晶片、存储晶片、具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须逐案审批。
根据北京新规,全球各地公司销售的产品内,只要中国所产特定稀土原料占产品价值0.1%以上,就须向中方申请许可;使用到中国采矿、提炼或制磁技术生产的稀土,也受到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