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7日讯)大马面对地震的风险日益升高,专家估计,若建筑物纳入抗震功能,结构成本将增加约5%至10%。
大马长年被视为远离地震与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安全国度”,但随著柔佛昔加末频密发生地震,社会对地震风险意识逐渐提高。
非绝对安全国度
马银行投行分析员引述地震工程专家阿兹兰阿德南教授指出,虽然大马地理位置相对幸运,但并非完全脱离地震威胁,实际上仍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带”的广泛影响范围内。
阿兹兰近期受邀就大型工程的地震风险与防灾设计发表演讲时表示,大马以往普遍被视为是“地震安全区”,但近年多起微震事件显示,国内仍受板内地震(intraplate earthquakes)影响,,显示地震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地质研究,大马境内分布著多条断层线,涵盖半岛、沙巴及砂拉越地区,尽管并非全数处于活跃状态,但其中包括贯穿吉隆坡市区的“吉隆坡断层线”。
半岛主要活断层区包括:彭亨武吉丁宜、森美兰瓜拉庇劳、霹雳曼绒、霹雳天猛莪及登嘉楼肯逸湖等地。
抗震设计渐受重视
随著潜在地震强度或升高,规模超过6.0级的地震已足以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促使社会对防灾设计与建筑安全的重视日渐提高。
目前,大马的建筑条例主要分为两个层级:全国层面的《统一建筑附例》(UBBL 1984),以及地方层面的建筑规范(多数仍落后于全国标准)。
在2017年以前,大马并无任何专属的抗震设计指南,直到2017年才正式引入参考欧洲《欧规8》(Eurocode 8)的抗震建筑设计标准。
根据估算,若要让建筑物具备抗震功能,结构成本将增加约5%至10%,但这笔额外支出远低于地震发生后修复或重建所需的庞大费用。

建筑、保险业料受惠
另一方面,分析员预期,随著社会对地震风险意识提高,建筑与保险行业将成为主要潜在受惠领域。
就建筑领域而言,业主为提高抗震安全势必增加投入,同时,地震后的修复与重建工程需求也将带动相关公司的业务增长。
马银行投行的首选建筑股为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主因该公司长期在台湾与澳洲等地震多发区承接工程项目,累积丰富的抗震设计与施工经验。
至于保险行业,马银行投行看好安联保险(ALLIANZ,1163,主板金融股),并指随著企业与个人客户更积极寻求涵盖天灾的综合保险方案,其保费收入有望增长。
目前,大马的地震保险并非标准保单项目,而是以附加条款形式提供。例如综合火险或“全屋险”(all-in-home)保单通常涵盖地震与火山爆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