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日讯)在中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之际,中国媒体报导,电召车行业正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支撑。一份新近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电召车司机中,多达77%是在失业后转入电召车行业,而62.8%的司机更是整个家庭唯一的就业人员。
中国媒体报导,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课题组日前发表调查报告,提到上述内容。根据报导,这份报告是向分布在中国13个省区的5400多名电召车司机调查而得。
收入仅次货车司机
根据报告,接受调查的电召车司机平均年龄为39.8岁;他们当中多达九成曾在制造业、建筑业或个体经营等领域工作。
报告提到,目前中国电召车司机月均收入为7623人民币(约4512令吉),仅次于货车司机的8424人民币(约4986令吉),高于外送员的7496人民币(约4437令吉)、快递员的6124人民币(月3625令吉)及传统普通工人和建筑工人的5900人民币(约3492令吉)。
低门槛 高弹性
这份报告认为,电召车平台在承接紧急就业需求、确保家庭生计方面“呈现出独特价值”,且为传统职业流失者提供了“低门槛、高弹性”的就业管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成刚针对这份报告及相关案例表示,电召车行业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政策调整及产业升级“释放足够的缓冲空间” 。
这份报告提到,今年40岁的电召车司机李家荣,曾是广东惠州一家五金厂老板,工厂在高峰期曾有100多名工人,但在新冠疫情期间营运受到冲击,被迫关门,随后他就买下一辆新能源汽车,投入电召车行业。
李家荣表示,他“基本上是‘无缝衔接’,工厂关了后就直接进入了电召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