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大厂比亚迪动车崛起,动摇了日本汽车业根基。(图取自法新社)

(东京1日讯)中国电动车崛起,动摇了日本汽车业根基,对于日本汽车产业的生存威胁,终于在去年开始具体浮现。日本汽车巨头丰田(Toyota)与日系车厂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挑战。

根据日本知名汽车业数据提供商MarkLines的资讯,中国电动车大厂比亚迪(BYD)在全球汽车销售排名中跃升至第7,首次超越在日本市场排名第2和第3名的本田(Honda)与日产(Nissan),现在正将目标瞄准汽车业中的巨人——丰田。

MarkLines称,日本车企在新车型研发速度和高科技电动车上落后于中国,导致竞争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日本车企市占率不断流失。分析指出,日本车企数量过多,从而缺乏规模优势,合并整合或许是寻求出路的重要希望。

随著汽车市场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中国电动车业快速崛起,导致日本汽车业面临严峻挑战。

新车研发速度缓慢

目前,丰田仍是全球汽车业最赚钱的公司,其现金流充裕,可同时押注多项技术。丰田在最新财政年的净利达4兆8000亿日圆(约1374亿令吉),远高于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的84亿美元(约353亿令吉)。然而,丰田的市值仅为3140亿美元,不及特斯拉的1/4,反映市场对其创新能力存疑。

业内人士指出,丰田及其它日本车企向市场推出类似比亚迪的高科技电动汽车的速度十分缓慢,这让人怀疑它们能否赶上中国车企的步伐。汽车业内部人士认为,日本车企在新车研发速度上存在根本性问题。

对此,审计公司德勤(Deloitte)日本分公司(Deloitte Tohmatsu)合伙人东海林雅人估计,日本车企的新车研发周期为6至7年,而中国部份车企仅需18个月。

东南亚市场屡战屡败

德勤日本的汽车业务负责人平井学表示,从未来10年的时间角度来看,日本车企将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他指称,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正被逐渐削弱,发展势头也在逐渐消失。

根据企业文件显示,自2020年以来,除了在中国的销量保持稳健的丰田外,其它日本车企在中国的销量均大幅下滑。此外,在海外主要战场——东南亚,受中国强力挤压,日本车企市占率也出现流失。

根据另一家审计公司——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的数据,在东南亚6个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巨大,日本车企的市占率已从2021年的73%,降至2024年的64%。

中国车企凭借灵活的价格策略快速扩大销量与市占率,这一趋势在东南亚各国市场都普遍可见。(图取自法新社)
中国车企凭借灵活的价格策略快速扩大销量与市占率,这一趋势在东南亚各国市场都普遍可见。(图取自法新社)

中国车企快速抢滩

今年上半年,日本车企的市占率已进一步降至62%,但在2010年代,这一比例平均能保持在77%左右。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在该地区的市占率从几乎为零提升至超过5%,在每年销量约330万辆的东南亚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普华永道马来西亚合伙人齐希曼(Patrick Ziechmann)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进入,预示著日本在东南亚无可匹敌时代的结束。

曾担任日产泰国分公司总裁的纳拉辛汉(Ramesh Narasimhan)也直言,中国车企凭借灵活的价格策略快速扩大销量与市占率,这一趋势在东南亚各国市场都普遍可见。随著中国企业继续发起“进攻”,日本车企在自己的“后院”持续失守,过去不会失利的地盘,如今已不可同日而语。

平井学直言:“中国电动车的崛起,撼动了日本皇冠上的明珠。”

黄义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