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北京23日讯)在美国高关税施压的5个月期间,中国的出口依然势不可挡,贸易盈馀飙至创纪录的1兆2000亿美元(约5兆零400亿令吉)。

尽管进入美国市场受限,中国企业仍勇往直前:8月对印度的出口创历史新高,对非洲的出口有望刷新年度纪录,对东南亚的贸易也已超越疫情时期峰值。

出口的全面增长正在引发国外担忧。各国政府在权衡保护本国产业与避免激怒北京之间,面临两难抉择。中国是全球超过一半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反击压力升高

迄今为止,仅有墨西哥采行动:对包括汽车、零组件和钢铁在内的中国产品征收高达50%关税。不过,其他国家反击的压力升高。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近几周收到50份反倾销调查的申请,针对来自中国与越南等国的产品。印尼贸易部长则誓言密切监控商品大量涌入的情况,此前,有中国卖家宣称将以80美分(约3.36令吉)低价向大城市出口牛仔裤和衬衫的影片在网上热传,引发在地商家抗议。

尽管局势棘手,但采取强硬措施的空间有限。已与美国展开关税谈判的国家,不太愿意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再掀另一场贸易战。这使得北京反而在美国关税升抵最高峰时获得喘息空间。经济学家当时预期,高额关税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减半。

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avekal Research)中国研究部副主任贝多尔(Christopher Beddor)指出:“这些国家反应不强烈,可能是因为与美进行贸易谈判的因素。部份国家不希望被视为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的推手,也可能希望保留对中国征税的选项,以便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当成让步筹码。”

各国思忖应对之道

那些希望保护本国经济的官员正谨慎行事。南非贸易部长建议,不要对中国汽车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而是要争取更多投资。

随著中国电商巨头Temu自1月以来在拉美月活跃用户暴增143%,智利和厄瓜多尔悄然对低成本进口商品征收针对性费用。虽然巴西曾威胁采取激进报复,但今年夏天仍给予中国最大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免关税窗口期,以争取提升本地产量的时间。

北京已运用外交手段和经济实力阻止各国直接报复。本月稍早,习近平在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上呼吁发出反对保护主义的统一声音;中国商务部官员也警告墨西哥要“慎之又慎”,明确表示此类行动将招致反击。

美向盟国施压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向北约国家施压,要求对中国征收高达100%的关税,指控中国支持俄罗斯,进一步加剧其风险。

分析指出,如果美国拉拢其他国家联手对付中国,将使北京应对房地产长期低迷与人口老龄化等内部挑战更加困难。

他们指出:“北京可能会立即以对等关税反击,但这可能在急需盟友之际疏远合作伙伴。随著时间推移,还可能促使企业在合作国进行在地生产。”

产能过剩引发通缩

尽管中国出口商逆势而上,但贸易激增并未让他们变得更富有,也无助于解决国内问题。今年前七个月,工业企业盈利下降1.7%;在政府“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制造商削减过剩产能、降价以扩大海外销量。但此举加剧中国持续存在的通缩,预计持续时间将达改革开放以来最长。

出口激增也可能削弱北京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再平衡的努力。中国执政党将于数周后召开关键会议,相关计划的政策文件成焦点。

对中国而言,这些风险或许值得承受。习近平即将在韩国峰会期间与特朗普会晤,向世界展示中国并非依赖美国消费者,提升其谈判筹码。两大经济体仍在磋商潜在贸易协议,目前暂时的和平得益于高达145%的关税暂停90天。

司徒启雄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