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讯)稳定币结合传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优势,被视为未来支付与金融体系的重要推手。它能带来快速、低成本、可程式化的交易,以及连接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新机遇,但同时亦存有储备透明度、监管及金融稳定性的风险。
美国在今年7月通过的《GENIUS法案》,正式为稳定币制定联邦框架,标志着监管迈入新时代。法案重点落在消费者保护、国家安全及美元储备地位三大层面,规定发行方必须持有100%流动性储备,遵守披露标准,并符合反洗钱(AML)及实名认证(KYC)规范。
马银行投行分析员表示,随着美元挂钩稳定币(目前占据市场近90%)获得合法化,美国进一步强化其全球推广基础,预期将进一步推动美元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分析员也提到美元稳定币广泛应用,可能对部份新兴经济体带来“美元化”压力,挑战当地货币主权与政策传导机制等问题。
东盟各国态度审慎分化
目前在东盟地区,各国对稳定币监管步伐不一:
新加坡: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稳定币框架之一,对储备、资本、兑回及披露标准要求严格。
菲律宾:走在区内前列,以披索挂钩的PHPC已在央行(BSP)监管下,正式走出监管沙盒阶段。
泰国:允许持牌交易所提供美元稳定币交易,但对泰铢挂钩稳定币仅限于试点计划。
印尼:允许美元与印尼盾挂钩的稳定币交易,但严禁用于支付。
越南:虽然采用率高,但近期新规要求所有交易必须以越南盾进行,并将法币挂钩稳定币排除在其数码资产框架之外。
尽管大马至今尚未引入针对稳定币的明确监管,不过市场上已出现由一家名为Blox公司发行的令吉支持稳定币MYRC。该稳定币以1:1令吉资产作为支撑,并可完全兑回令吉。虽然目前用户能购买MYRC,并转入电子钱包进行交易,但由于缺乏稳定币专属监管框架,MYRC暂时无法用于日常交易、清算或支付。
另一方面,政府近期推出了“数码资产创新中心”,旨在受控环境中探索多种应用场景,包括可编程支付、令吉支持稳定币以及供应链融资。
Blox表示,虽然目前尚未参与该计划,但期待未来能够加入。不过,该公司同时指出,现阶段并不适合参与现有的监管沙盒。据悉,Blox一直有与国行(BNM)保持沟通。
美元有望中期受惠
分析员认为,《GENIUS法案》使美元稳定币成为受监管的可信资产,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若全球,特别是东盟与新兴市场,加速采用美元稳定币,将为美元创造更强的结构性需求。
这意味著,即便外部挑战犹存,美元在外汇市场中期内仍可凭借此趋势维持一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