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不是也注意到,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在狂飙?美国30年期国债又冲高,日本长债利率也被推上多年新高,欧洲债市同样一片低气压。全球投资人都在问: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9月魔咒”又来了?

什么是“9月魔咒”?

“9月魔咒”其实原本是股市的说法,指9月一般是全年表现最差、最容易出状况的月份。债市也差不多,每到9月就特别容易“闹脾气”。

为什么偏偏是9月?

  • 财政部拚命发债:美国财政部喜欢在9月冲业绩,大量发债补财政窟窿;其他国家也一样,季末或财政年度末要加快融资。
  • 资金面紧张:季末时资金需求本来就大,再遇上巨额发债,市场很容易被压到喘不过气。

因此,9月对债市来说,就像是“台风季”。平时一点小风浪,放在9月就可能变成大风暴。

为什么今年特别严重?

往年9月的波动,一般是短暂的,但今年的情况比较糟糕。根源在于各国的财政和经济困境都摆在台面上。

  • 美国:财政大黑洞
    • 赤字居高不下,发债一波接一波。但利率如此之高,市场根本接不动,结果就是国债不断被抛售。
  • 日本:退出超宽松

    • 日本央行开始收紧政策,市场马上把长债利率往上推,日本债市也跟著震荡。
  • 欧洲:经济走不动,物价下不来

    • 欧洲经济很弱,但通胀却还黏著不掉,央行左右为难。财政刺激反而让债务负担更重,债市压力一点不比美国小。

一句话总结:大家都没钱,但大家都要花钱,所以只能疯狂发债。 这就是债市的死穴。

特朗普也是风暴的关键推手

以往的“9月魔咒”,大多数时候到了10月就慢慢缓和了。但今年恐怕会持续至年尾,原因是:

  1. 发债是全年主题

美国财政部不只是9月发债,接下来几个月都要持续卖债。市场要硬吃下去,这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1. 美元紧到年尾

美联储迟迟不敢降息,美元维持强势。对全球来说,融资成本高、资金外流,整个市场都很紧绷,不会一个月就解决。

  1. 特朗普效应

大选之后,特朗普喊“美国优先”,还可能搞减税和大规模花钱。大家担心,这会让财政纪律彻底松掉,美国赤字更大、发债更多。再加上特朗普一贯的“嘴炮风格”,动不动就敲打美联储或盟友,市场自然不安。

再加上年尾的银行考核、企业财务结算,资金面会更紧。换言之,债市的风暴恐怕会从9月,一直刮到10月、11月,甚至12月。

所谓“9月魔咒”,不是迷信,而是财政、资金和政策交织下的必然结果。问题是,今年它可能不会在9月就结束,而是演变成一整年的困境。

美国财政黑洞、日本政策转向、欧洲经济僵局,再叠加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债市的秋风,很可能吹成冬天的寒潮。

对投资人来说,接下来要盯紧几件事:

  • 美国财政部的发债拍卖结果
  • 美联储的最新政策信号
  • 美元指数的走势

这些都会决定,今年的“魔咒”会不会一路延续到年尾。

傅炆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