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2日讯)国际能源署(IEA)11日发布月报表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年增每日74万桶,较上月小幅上调,先进国家的供应韧性与新兴国家相对低迷的消费形成对比。2025年上半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需求年增每日8万桶,高于预期,受惠于较低油价,但预计在下半年转为收缩,使2025年全年石油消费大致持平。
全球石油供应在8月小幅上升,但达到创纪录的每日1.069亿桶,因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持续解除减产措施,而非OPEC+供应接近历史高点。
全球石油产量预计今年增加每日270万桶,至每日1.058亿桶,明年再增每日210万桶,至每日1.079亿桶。
炼油厂原油加工量在8月激增每日40万桶,至创纪录的每日8510万桶,但随著季节性维修加剧,预计至10月将下降每日350万桶。
全球炼油厂原油加工量预计在2025年平均为每日8350万桶,2026年为每日8400万桶,增长分别放缓至每日58万桶和每日54万桶。

多重因素牵引 油市分歧
全球已观察到的石油库存于7月增加2650万桶,自年初以来累积增长达1亿8700万桶。同期中国原油库存增加6400万桶,自2月至8月增长1亿600万桶,有助于消化过剩供应。
预计下半年全球库存平均每日将增加250万桶,因供应远超需求,但仍存在多个潜在变数,包括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政策以及对俄罗斯和伊朗的额外制裁,可能改变市场平衡。
报告表示,石油市场正受到多重因素的牵引而呈现分歧态势,新制裁可能对俄罗斯和伊朗造成供应损失的风险,正与OPEC+供应增加及油市库存持续膨胀的前景形成对比。
对伊朗和俄罗斯的加强制裁迄今对供应和贸易流动影响相对有限,即便两国出口近月呈下降趋势。
欧盟自2026年起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精炼产品,可能在未来数月限制产量并打乱贸易格局。
.jpeg)
非OPEC+产量逼近新高
报告指出,9月7日OPEC+同意开始解除自2023年4月以来的第二轮减产后,油价变化不大。8个OPEC+核心国家计划在10月将产量目标提高每日13.7万桶。
按此进度,解除完整每日165万桶减产将需12个月,22个成员国联盟仍有约每日200万桶减产维持。
据估计,截至9月,OPEC+自2025年首季季度以来实际原油增产每日150万桶,远低于公告目标的每日250万桶。
非OPEC+产油国的供应增长持续,包括美国、巴西、加拿大、圭亚那和阿根廷的产量已接近或达历史高点。
非OPEC+国家2025年有望增产每日140万桶,明年增产略超每日100万桶。
OPEC+预计2025年增产每日130万桶、明年增产每日100万桶,与非OPEC+相当。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基本保持不变,2025年与2026年增长均约为每日70万桶。
.jpeg)
非OECD推动液体燃料消费
美国能源部月报预测,全球液体燃料产量在2025年将增加每日230万桶,2026年再增加每日110万桶。
报告预计,OPEC+之外的国家将在2025年将液体燃料总产量增长每日170万桶,2026年增长每日60万桶,这将构成整体增长的大部份。
具体而言,预期巴西、加拿大、圭亚那和美国将成为预测期内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报告预测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在2025年将增加每日90万桶,2026年增加每日130万桶。
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增长几乎完全由非OECD国家推动,这些国家在2025年总共增长每日100万桶,2026年增长每日110万桶,而OECD消费在2025年减少每日10万桶,2026年增加每日2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