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1日讯)网购已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选项之一,然而在盲目的购物下,退货率也越来越高,但那类人最喜“先买后退”呢?根据美银调查,在比较高、中、低收入购物者退货行为后发现,高收入家庭的零售退货比率最高,2025年退货率达购物总额的5.3%,主要原因是不缺钱,倾向随兴购买,不合适就退货。
根据外媒报导,美银最新调查分析,是基于美国签账卡与信用卡持卡人的汇总、匿名交易数据,持卡人每月至少进行5笔交易。
报告显示,低收入家庭的零售退货比率最低,约占其购物总额的3.7%。
包围式购物
而退货率最高则是高收入家庭,达购物总额的5.3%,退货率最高主要原因是高收入购物者相较低收入者更不缺钱,因此更倾向随兴购买,尤其当他们知道“若商品不合适,日后可退货”时。
此行为类似消费专家所称的“包围式购物”(bracketing),即订购多种尺寸、颜色或款式的商品,打算保留部份并退还其馀。
该报告主要作者、资深经济学家廷斯利(David Tinsley)表示,对高收入者来说,这种做法相对容易实现。
消费者权益倡议者艾德加德沃斯基(Edgar Dworsky)指出,“包围式购物”并非新现象,自网络普及以来就存在,这与走进百货公司试穿或亲眼检视商品不同,线上购物的盲目性远高得多。
零售商吃不消
越来越多消费者频繁退货。退货解决方案公司Optoro的2024年报告显示,近半数(46%)消费者每月多次退货,较2023年激增29%。
尽管消费者乐见可退货,但对零售商而言成本高昂。报告指出,2024年零售商预期年度销售额中约16.9%将产生退货,总成本将达8900亿美元(约3兆7580亿令吉)。
廷斯利表示,零售商坦言这是项高成本业务,为抵销成本,企业近年收紧退货政策。NRF与Happy Returns发现,2024年约66%零售商开始对一种或多种退货方式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