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6日讯)大东方控股未能除牌不影响它的发展计划,集团计划在中长期内,把新业务价值翻倍。
集团首席执行员邢格理(Greg Hingston)在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庆祝成立117周年、并推出新品牌标志之际受访时,和《联合早报》分享了未来发展计划。
就在上周,大东方在停牌一年多后恢复交易,此前大股东华侨银行(OCBC)提出的私有化收购最终未果。
邢格理说,这个结果不影响集团发展方向。“无论股东结构如何,大家都希望大东方释放更多价值。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将新业务价值翻倍,继续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保险伙伴。”
大东方星期二(8月26日)开始启用新品牌标志,象征公司迈向现代化、客户为中心的转型。但邢格理强调,这只是外在呈现,
“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通过更好的客户体验、综合方案和增长策略,持续走在市场前列”。

锁定未来核心增长引擎
谈到发展方向,邢格理说,集团计划锁定新加坡和区域快速增长的高净值客户群体,目前这部份业务在整体规模中仍属小块,但潜力巨大,公司计划大幅加码,把这部份业务作为未来数年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他说:“新加坡是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我们在高净值客户方面的布局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要把更多独特方案和服务带给这个群体。”
他表示无法透露这个客户板块占集团总业务的比率。
发展高净值客户市场
邢格理计划要和华侨银行旗下私人银行新加坡银行(Bank of Singapore)加大合作,发展高净值客户市场。
目前大东方与新加坡银行的合作是基于常规基础(arm's length),就是通过经纪模式提供保险产品,和其他保险公司竞争。也就是说,新加坡银行的客户,往往是通过保险经纪来进行保险规划。
邢格理说,大东方计划把保险专长带入新加坡银行,直接为客户提供保障和财富传承方案。
另一方面,大东方已经在为一些高净值客户服务,因此他认为,双方在共同开发产品方面也有合作机会,让新加坡银行的服务方案嵌入大东方的产品与渠道。
此外,华侨银行本身的财富管理客户群如惠财银行(Premier Banking)客户,同样有很大潜力。大东方会通过银行保险模式(bancassurance),结合华侨的数据和客户洞察,更有效锁定高净值及富裕客群。
近年来新加坡的高净值人士保险业务吸引了许多业者的目光,例如来自加拿大的永明金融集团(Sun Life Financial)2020年在新加坡设立业务,主攻高净值群体。同样来自加拿大的宏利(Manulife)这几年也在加大力度扩展高净值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