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大马进行的半岛首个大型并网电池储能项目(MyBeST)招标获得热烈反应,吸引超过20家公司递交逾30份标书,竞逐4个各具100兆瓦/400兆瓦时电力的电池储能资产。
这些电池将在白天储存太阳能电力,并在晚间需求高峰时段释放回电网。
《The Edge》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电池储能项目招标已经在7月尾截止,不少大型企业透过不同子公司或财团联盟递交多份标书。
消息透露,国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公用股)被视为热门竞标者之一,因其在登嘉楼龙运已有同等规模的电池储能项目正在进行。
其他参与竞标的业者还包括杨忠礼电力(YTLPOWR,6742,主板公用股)、马拉卡(MALAKOF,5264,主板公用股)、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国油公司旗下的国油气体(PETGAS,6033,主板公用股)及清洁能源部门Gentari,以及美佳第一(MFCB,3069,主板公用股)等。
储能业者也参与竞标
除了大型上市公司,其他储能业者如BM绿色科技(BMGREEN,0168,主板能源股)及东南亚木材(SEAL,4286,主板产业股)旗下MSR Green Energy(MSRGE)亦有份参与竞标。
值得一提的是,MSRGE也是沙巴首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的承包商,该项目位于拿笃,合约价值6亿4460万令吉,规模同样为100兆瓦/400兆瓦时,预计在今年内竣工。
同时,多家专注再生能源的太阳能企业亦积极参与,主要以工程、采购、建造与调试(EPCC)合作伙伴身分加入,包括旭卉太阳能(SLVEST,0215,主板能源股)、SAMAIDEN集团(SAMAIDEN,0223,主板能源股) 及柏卡集团(PEKAT,0233,创业板)。
项目成本3亿 后年投运
知情人士透露,每个项目的建设成本介于2亿7000万令吉至3亿令吉,视电池系统类型及施工费用而定。中标者最快将于10月出炉,整体项目预计于2027年全面投运。
根据招标文件,电池必须在2027年4月30日之前启用,并确保具备15年寿命周期,到期仍需维持至少75%健康状态或300MWh可调度能量。
此外,电池必须由符合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一级(Tier 1)评级的制造商供应。
这项评级是业界及银行用来衡量电池与太阳能模组制造商的财务稳定性与可信度的重要指标,主要依据其项目落实与融资记录。
采双重收费模式
与大型太阳能项目以固定电价卖电不同,电池储能系统(BESS)采用“双重收费模式”,包括容量费(不论是否使用都会固定支付)及服务费(依实际充放电次数支付)。
消息人士解释,收费结构分为两部份:容量费和服务费。这两者都包含在投标价格内。
“这一模式与传统火力发电厂的购电协议(PPA),既有针对可用容量的容量费,也有针对实际发电量的电能费。”
太阳能装机量暴增 电网急需储能
未来几年将有超过6GW的太阳能发电容量陆续上马,这是额外增加于目前逾4GW 的大型及屋顶太阳能装机容量之上,因此正是大规模电池储能的落实正值关键时刻。
目前西马太阳能发电中午时段峰值约为3.78吉瓦,占总需求高峰21.05吉瓦的近18%。由于缺乏足够电池储能,白天的太阳能电力常被浪费,无法储存至晚间需求高峰,对电网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