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8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考虑动用美国晶片法资金,直接入股英特尔(Intel),激励股价连日大涨,短短几天涨幅超过一成。然而,《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提醒,虽然短期上看似利多,但英特尔若走向“国有化”,长期恐反而重创整体美国晶片产业。

文章指出,英特尔近年陷入困境,确实需要外部协助。

资金挹注难解决问题

不过,政府资金往往附带条件,一旦美国政府成为股东,将可能使英特尔的经营决策受到更多干预,最终不只公司本身,甚至整个美国半导体产业都可能被拖累。因为英特尔的问题规模庞大,光靠资金挹注难以根本解决。

事实上,英特尔在过去三年烧掉近400亿美元现金,试图追赶台积电,重拾制程领先地位,却收效有限。

虽然透过美国《晶片法案》获得约80亿美元补贴,但最新18A制程仍难以吸引外部客户,大多仅供自家产品使用。

华尔街预估,英特尔今年自由现金流仍将出现70亿美元赤字。

可能利用持股施压科企

对美国政府而言,英特尔若退出制造领域,将削弱其提升国内晶片自给率与供应链安全的努力,但让政府直接入股英特尔可能带来负面后果,尤其特朗普近期积极干预民营企业,若政府成为股东,未来可能利用持股施压英伟达、超微、高通等公司,要求它们将部份订单交给英特尔,甚至将此作为出口中国的附带条件。

然而,在英特尔制造良率尚未追上台积电前,若企业被迫使用英特尔晶片,恐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同时因良率不足而造成大量浪费。

更广泛来看,若美国科技公司被迫采用不够先进的产品,将削弱整体产业竞争力,这不仅无助于维护美国技术优势,反而可能使美国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失去立足点。

黄丽珍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新加坡大选】行动党蝉联执政 工人党政治版图扩大

阅读全文

烧烤摊违反行管令 老板顾客全被对付

阅读全文
档案照

哈萨克爆发不明肺炎 致死率远高于新冠病毒

阅读全文

CNN记者讲述北京防疫 女主播惊讶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