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10日讯)随著图形处理器(GPU)晶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中一跃成为全球市场焦点,家族继承与“二代”现象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企业鲜有此类现象的背景下,其动向已成为英伟达生态及行业关注的一部份。
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导,黄仁勋的女儿黄敏珊(Madison Huang)和儿子黄胜斌(Spencer Huang)在各自经历了与科技行业大相迳庭的职场磨练后,如今已成为英伟达策略新兴业务的干将。
黄敏珊和黄胜斌自入职后频获晋升,尤其是黄敏珊已成为与公司首席执行员(即黄仁勋)核心团队一员,是与该团队密切筹备英伟达重大活动的高管。黄敏珊及黄胜斌两人主要活跃于仿真软件与机器人业务,这是英伟达近年来重点培育的业务。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全员大会上,黄仁勋被问及公司的“裙带关系”问题。他坦然承认公司雇佣了许多员工的子女,并表示对此并不介意,因为他相信这些父母不会推荐让他们蒙羞的孩子。他还笑著补充说,许多“英伟达二代”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他们的父母。
科技巨头无先例
对于投资者而言,黄氏兄妹在公司的崛起,为英伟达的长期叙事增添了一个新维度。这与另外一些科技巨头苹果(Apple)的乔布斯(或微软(Microsoft)的比尔盖茨等科技先驱的子女选择远离家族企业的传统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黄敏珊和黄胜斌未遵循通往硅谷的传统路径。

黄敏珊曾就读于烹饪学校,随后在法国巴黎蓝带厨艺学校学习糕点和葡萄酒,并曾在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工作了近4年。
与此同时,黄胜斌则远在亚洲的台湾台北开了一家名为“R&D Cocktail Lab”的鸡尾酒吧。
2019年才向英伟达靠拢
这段远离家族光环的经历,让他们如今在英伟达的回归显得更为独特。直到2019年,兄妹两人才开始向父亲的公司靠拢,共同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个为期6周的AI在线课程,随后分别进入顶尖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MBA)课程。
2020年,黄敏珊以实习生身份加入英伟达市场部,短期内晋升到负责工业模拟软件的Omniverse部门,聚焦3D仿真及数字孪生软件。2021年,黄胜斌结束酒吧生意,2022年加入英伟达机器人仿真相关业务,著重于AI模型和机器人感知软件开发。
英伟达 “家族色彩” 较重
与传统制造或金融行业不同,硅谷巨头中鲜见创办人后代的身影。
正如前文所述,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科技巨头的创办人后代多未涉足家族企业。英伟达内部情况相对特殊,除黄家外,联合创办人玛拉周斯基(Chris Malachowsky)、董事阿帝沙(Aarti Shah)等人的子女也在公司效力。一些高管的子女也曾短暂实习,形成硅谷罕见的“家族色彩”。
黄仁勋对此并无回避。他认为父母为英伟达推荐子女入职,实属对后辈能力的信心。

然而,行业内外普遍关注家族成员能否真正“配得上职务”。这一议论随著黄敏珊2023年总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约424万令吉)、晋升为高级董事并加入首席执行员核心团队而愈发热烈。
黄敏珊图摆脱“裙带”标签?
不过,黄敏珊在英伟达外部活动中展现出明星气质,同时工作作风强势、对结果有高度要求,力图不被贴上“裙带”标签。同事们形容,她工作时间长,几分钟内就会回复邮件,并且在会议中会毫不犹豫地指出他人的不足。
相比之下,黄胜斌则显得更为低调和谦逊。多位与他共事过的同事表示,很难想像黄胜斌会像黄敏珊那样表现出强硬的一面。
尽管如此,黄胜斌也在效仿父亲的管理方式,例如他在以往经营酒吧时,就曾推行每周“5件要事”的汇报制度,这正是黄仁勋在英伟达长期使用的管理方式。
无论如何,西方上市公司与亚洲还是有些差异,大股东或灵魂人物不一定动辄持有数成甚至过半的股权。黄仁勋目前持有英伟达的约3.5%股权,黄敏珊和黄胜斌能否在英伟达更上一层楼,很大程度上仍胥视他们的工作能力与董事局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