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日讯)香港交易所今日起实施首阶段下调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最低波动区间,以优化市场结构。
本次调整适用于股票、房产信托股(REITs)及所有其它适用证券,但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ETPs)、债券、交易所买卖期权(ETOs),以及结构性产品,下调幅度达50%至60%。在检讨首阶段的实施情况后,预期于2026年中旬推出第2阶段。
最低波动价位是证券交易中,买盘和卖盘的最小差额,也是股价波动的最小单位。
假设某只股票的最低波动价位为0.02港元(约合0.011令吉),买家出价50港元,而卖方则需开价至少50.02港元。
由于买卖双方叫价无法匹配,急于成交的一方需让步,意味著买方需多付或卖方要少收0.02港元,这0.02港元便是投资者在交易中所承担的隐性成本。
让交易价更贴近实际价值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计划,在首阶段最低波动区间的调整中,价格处于10至20港元的证券,最低波动区间从0.02港元,下调50%至0.01港元;价格处于20至50港元的证券,最低波动区间从0.05港元,下调60%至0.02港元。
香港交易所表示,调整最低波动区间,有望降低交易成本,使交易更有效率,令订单将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同时也优化价格发现,让交易价格能更贴近股票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