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28日讯)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不仅成为躺平族,而且还变成住在家里靠父母养的“袋鼠族” !韩国的“袋鼠族”大多指的是30至40岁的未婚男女,他们几乎都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大学甚至研究所的学历,但在就业市场却只能低就,或是找不到工作,同时也负担不起过高的住房成本,只好和父母同住。
“袋鼠族”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一只长得过大的袋鼠,一直窝在母亲的育儿袋里。随著韩国正式进入“超高龄社会”,专家警告称,越来越多的“袋鼠族”可能会阻碍老一代人的发展,严重影响他们的开支、购买力和退休时间表,导致社会成本进一步攀升。

学历高深 职场失意
韩媒《中央日报》报导,一名34岁的南姓(Nam)男子认为原本的工作已无发展空间,因此决定辞职考研究所,目前南先生没有收入,并和父母同住,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而他表示,在研究所学业前会先搁置结婚计划,因为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要去相亲也很困难”。
无独有偶,另外一名30岁的金姓(Kim)男子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考试,他目前也和家人同住,金先生的学费、零用钱和生活开销皆由父母负担。
金男说:“每当我说想去补习班或自习室打工时,父母总会劝我把时间拿来读书比较好。”
他虽然对此感到内疚,但仍相信“目前全力准备考试是最好的选择”。
.jpeg)
与父母同住年轻人翻倍
这些长时间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被统称为“袋鼠族”,在韩国越来越普遍。
根据首尔研究院在今年4月发布的《首尔市民生活历程变化与贫困风险》报告,1981至1986年出生的首尔市民中,有41.1%在35岁时仍与父母同住,几乎是1971至1975年出生族群(20%)的2倍之多。
若把范围扩大到全国,这个比例也从18.6%增加至32.1%,成长幅度达1.7倍。
这显示,与10年前相比,如今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几乎翻倍。
4项成年里程碑延后
韩国年轻人“成年生活各项里程碑”时间延后
韩国“袋鼠族”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但大致上反应出这一代人在经济和家庭独立的延迟,4项代表成年的里程碑:毕业、就业、结婚和搬出家门,在1986年至2021年间都呈现持续延后的趋势。
首尔研究院研究员解释:“近年来,这4项人生重大转变的首次发生年龄,都呈现上升状况,显示出这一世代迈向成年的时间已明显延后。”
韩国统计厅数据发现,韩国年轻人达成“成年生活各项里程碑”的平均年龄越来越晚,在1986年时的毕业平均年龄为22岁,2023年上升到了24岁;就业平均年龄从21岁增加至24岁;结婚平均年龄从26岁增加至33岁;搬出家门的平均年龄从33岁上升到38岁。这意味著韩国年轻人比过去更晚毕业、更晚就业、更晚离家与更晚结婚。
根据韩国统计厅《经济活动人口调查》的官方报告,从大学毕业到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至少延长了6个月。
2024年的统计显示,平均需时51.8个月才能完成大学学业,创历史新高;而2007年首次统计时,仅需46.3个月,相当于多读了一学期以上。而毕业后的等待期也随之拉长。
2024年,大学生毕业后平均需等待11.5个月才能获得第一份工作;相比之下,2004年时仅为9.5个月。
“休息青年”人数增多
这趋势预计还将持续恶化,而令人特别担忧的是所谓的“休息青年”人数增加,这些人没有工作和上学,但也没有积极找工作,处于“纯休息”的状况。
根据韩国就业情报院3月发布的调查,在3189名被归类为“长期休息中”的年轻人中,平均休息时间长达22.7个月,意即接近2年。其中约11%甚至已经休息超过4年。
除经济独立的延迟,家庭独立的也变得更晚。韩国民众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在过去20年间从20多岁上升至30多岁。
韩国男性与女性在2000年时的初婚年龄,分别为29.3岁与26.5岁;但到了2024年,这2个数字已分别上升至33.9岁与31.6岁。女性的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也从2000年的27.69岁上升至2023年的32.96岁。
经济挑战 延迟独立
专家普遍认为,经济上的挑战,是导致年轻人延迟独立的最主要原因。中央大学社会学名誉教授表示:“归根究柢,是因为他们没有工作所以没有收入,加上房价过高,使得与父母同住成为唯一选择。”
区域因素也同样发挥影响。韩国劳动研究院指出:“由于企业越来越青睐有经验的员工,年轻人为了提升竞争力,不得不延后毕业与就业,连带也拖延了结婚与生育。而且比较好的工作机会,都集中在首尔的首都圈,但那里的住房价格却又过高,导致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在首尔特别来得高。”
袋鼠族现象长期影响
袋鼠族现象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令外界感到忧心,若韩国政府没有推出应对政策、及时介入,恐会造成贫穷的世代循环。
专家指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韩国,与父母同住反而增加了贫困风险。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会继续支援已成年的子女。除非父母是高收入族群,否则这种支援,往往是以牺牲他们自己的退休保障作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