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吉隆坡25日讯)美国晶片大厂英特尔(Intel)周四(24日)宣布将裁员15%,新任首席执行员陈立武(Lip Bu Tan)提出了一项蓝图,旨在打造一家更精简成本、流程的晶片制造商,并表示,不会再开“空头支票”。
这项计划是陈立武在今年3月上任后,为扭转这家晶片制造大厂颓势所采取措施的一部份,英特尔先前已剥离旗下业务、裁员并重新分配资源。
由于策略失误,导致英特尔近年表现不佳,在蓬勃发展的AI晶片产业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只能看英伟达(Nvidia)主导市场,而长期竞争对手超微(AMD)则在英特尔最主要的业务个人电脑(PC)、伺服器晶片市场不断扩大市占。
手术式裁员 精简中阶主管
作为裁员计划的一部份英特尔首席财务员辛斯纳(David Zinsner)表示,公司试图采取“手术式”裁员,并精简中阶管理人员,英特尔已经裁掉了公司大约50%的层级。
这一波人力调整,英特尔将从6月底报告的9万6400名员工基础上进行裁减,并计划在年底前,将员工总数进一步削减至7万5000人。
英特尔表示,剩馀的裁员将透过自然流动减员和“其他方式”进行,最终员工总数将来到7万5000人,相较2024年底减少22%。
英特尔周四收跌3.66%,盘后出现震荡,一度拉高涨逾6%,但随后股价急挫下跌4.64%。
改变策略 有需求才建厂
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陈立武表示,英特尔正在改变产能建设策略,现在的计划是只有在晶片需求出现时才会建厂,在此之前英特尔的建厂速度往往快于需求。
陈立武指出,现在英特尔不会再开空头支票,每项投资都必须具有经济效益。
公司将在客户有需要时,为他们生产所需的产品,并透过始终如一的执行,赢得他们的信任。英特尔目前正致力于将他们的18A制程推向量产,这一制程晶片目前外部客户仍很少。
陈立武在备忘录中表示,公司计划对下一代的14A制程投资采取更严谨的态度。
英特尔在提交给证券市场的文件中称,如果未能给14A制程找到重要的外部客户,英特尔可能被迫退出晶圆代工业务。
英特尔表示,公司保留了在外部代工厂生产所有性能超越18A制程产品的选择。
在陈立武上任前,英特尔承诺在美国及其他地区投资数百亿美元建新厂。
陈立武周四表示,英特尔目前计划放缓俄亥俄新厂的建设进度,并暂停波兰和德国厂的建设计划。
亲自审批主要晶片设计
陈立武也提到,英特尔将把哥斯大黎加的晶片封装与越南、马来西亚的其他封装业务合并,打破英特尔长期以来为了提高供应链弹性而在不同地区营运的惯例。
陈立武指出,自己不认同“只要建好厂,客户自然就会来”的这种想法,并补充,他将亲自审查和批准英特尔的每个主要晶片设计。
陈立武也提到,他相信英特尔的18A制程即使只用在自家产品上,也能产生合理的投资报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