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8日讯)美元刚刚经历了自尼克松政府打破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以来最疲软的上半年表现。截至6月,美元指数较其他主要货币累计下跌10.7%,创下1973年以来的最差半年度纪录,并触及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分析指出,多重利空因素正持续施压美元,下半年走势或面临更大挑战。
霸权地位动摇引发担忧
B.Riley财富管理首席市场策略师艾特霍根(Art Hogan)指出,当前市场已充分消化政策波动、债务膨胀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等负面因素。美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两党均未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赤字扩张,叠加军事与贸易领域盟友关系疏远,为美元积累了充足利空动能。
尽管美元自1月中旬起持续走弱,仅在4月因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缓和出现短暂反弹,但整体下行趋势尚未逆转。
市场影响方面,美元贬值尚未对美股形成显著冲击。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超过4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弱美元客观上提升了美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这在持续的贸易摩擦中构成重要支撑。
然而,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正引发更深层担忧,美国公共债务已逼近30兆美元,2025年财政赤字预计突破2兆美元大关。若全球对美元及美债的信任度持续下降,可能对股票等风险资产产生结构性冲击。
全球央行加速增持黄金
全球央行正加速增持黄金作为储备资产。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各国央行月度购金量达24吨,黄金价格上半年涨幅创1979年以来新高。
美国银行分析员温德(Lawson Winder)认为,这反映了各国通过多元化储备降低对美元依赖的战略意图,尤其在关税政策与财政赤字问题持续发酵的背景下。
TS Lombard更明确表示将“坚定做空美元”,认为特朗普政府干预美联储政策及明确表态希望美元贬值的立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被高估的判断。
尽管美联储下半年可能启动降息,但2024年上次降息周期中美元与美债收益率逆势上涨的历史,令当前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不过,华尔街机构对美元前景存在分歧。
华尔街对美元前景看法分歧
凯投宏观指出,近期股市上涨反映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信心修复,美元前期疲软可能源于其他货币主动升值及对冲策略调整。
富国银行则强调,美元在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难以替代,其法治环境、市场透明度及流动性优势使得“去美元”进程极为缓慢,尤其考虑到主要替代货币存在显著短板。
美国财长贝森特将近期汇率波动称为“正常现象”,但美债收益率上升仍暗示市场对美国资产的担忧未消。
C.Riley的霍根总结称,尽管技术面存在超卖反弹可能,但基本面仍堆积著债务危机、政策不确定性等深层风险,美元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