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8日讯)时隔约11年,美国联邦储备局(Fed)重操旧业,重拾量化宽松(QE)举措,印制美钞购买美国国债。
近日,虽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迟迟没有调降美国的利息、乃至于不明白央行独立性重要性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催促他降息,但面对美国可能因为关税被调高而陷入经济衰退以及美国债券殖利率走高的局面,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悄悄展开了另一项举措来缓和潜在的经济冲击。
根据数据,过去一周,美联储有4天累积购买了价值436 亿美元(约合1873亿令吉)的美国国债。分析员直言,此举其实相当于美联储印钞,而如果该国经济无虞,那美联储根本无需购债。
“这是一个警讯,有些事情正在发生,美联储知道这一点。”
11年前QE曾买21兆美债
这是继2014年10月,时任美联储总裁耶伦(后来曾当上美国财政部长)停止该机构长达5年购买美国国债的行动后,美联储再次“重操旧业”。美联储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启动QE,以支撑美国经济,然后在他的任期后期宣布缩小QE规模,直至耶伦任期内才完全停止,共买进了约5兆美元(约合21兆令吉)的美国国债。
细看数据,单是5月8日当天,美联储就买进88亿美元的30年期美国国债。市场人士指出:“这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通常情况下,美联储的QE政策会公开宣布,透明度很高。然而,此次的最新购债却悄无声息进行。
一位分析员指出,此举其实相当于美联储印钞,即使不是实体印钞,也增加了货币供应量。“问题是这些钱用来做什么?”
隐形QE意图不言而喻
这个问题在5月9日得到部分答案。当天,美国财政部试图拍卖1500亿美元国债,最终仅售出780亿美元,差距高达 720 亿美元。据悉,为避免美国国债殖利率飙升,导致市场动荡,美联储介入购买 200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弥补部份缺口。但是,美联储并未将此举作为一项新政策来公布,而是保持沉默。
这种行动通常被称为“隐形量化宽松”,相等于美联储为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但没有正式称之为“QE”。如果这项措施公开实施,市场可能会做出负面反应,认为这是承认美国经济比该机构声所宣称的更脆弱,或美联储觉得当地利率过高,意欲在不降息的情况下压低利率。
此外,美联储的举动表明幕后可能存在隐藏的压力:如果美国经济真如媒体报导的那么强劲,就没有必要突然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尽管还不到恐慌时刻,这显然是一个警讯,表明有些事情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