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23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激进的对等关税政策令人焦虑,提升美国陷入经济成长停滞、物价上涨阶段的风险,市场正担忧“停滞性通胀”(stagflation) 将卷土重来。《巴隆周刊》报导,分析员认为在此情境下,科技股、消费必需品和医疗保健股,将是3个引领风骚的潜在族群。
经济成长停滞、通胀高涨
据报导,特朗普政府的进口关税政策势必推高许多消费性产品价格,并严重打击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华尔街担心“停滞性通胀”将会成为现实。
分析员指出,“停滞性通胀”指的是经济成长停滞、通胀高涨,通常伴随著高失业率,这对经济来说是接近最糟的情况。虽然美国在过去几年的物价和利率都居高不下,但尚未陷入停滞性通胀。
Ned Davis研究公司对“停滞性通胀”的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低于趋势,通胀率比趋势至少高出1个百分点。
《巴隆周刊》指出,“停滞性通胀”是华尔街最大的恶梦之一,但在历史上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股市通常很惨烈,平均年化报酬率为-4.3%,投资者难以应对。
打破传统投资逻辑
一般在不景气时,投资人通常会把资金配置在“防御性”类股,例如公用事业和民生必需品,而景气好时,则会关注能源、金融等“景气循环股”。
但在“停滞性通胀”情境下,传统投资逻辑被打破。Ned Davis发现,在过去50年之中,当爆发“停滞性通胀”时,市场表现最好的是科技股,其报酬率比大盘高4.9个百分点,其次是通讯服务比大盘高1.1个百分点,健康保健和消费必需品也跑赢大盘1个百分点。
《巴隆周刊》提醒,现今的科技股在“停滞性通胀”时期是否依旧鹤立鸡群,尤其在科技股先前已经大涨一波之后,继续维持突出的门槛已经拉高。目前标普500指数权重中,约30%是科技股,投资人需进一步思考科技股配置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