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日讯)小米汽车(Xiaomi Auto)崛起,让欧美汽车大厂面临考验,《华尔街日报》以“小米汽车如何让福特和通用倍感压力?”为题撰文指出,在中国电动车行业已开始主导全球市场之际,小米主席雷军已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小米汽车拥价格优势,公司有数万人的研发团队,及投资了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的生产技术。
今年小米的生产交付目标为30万辆汽车,产品上市不到一年,小米汽车已经交付超过13.5万辆汽车,热卖车款SU7目前的提车等待时间大约为半年,这款车的外观酷似保时捷,售价约3万美元(约13万令吉)起跳。
打造出畅销平价电动车
被称为“中国苹果”的小米强势崛起,报导大赞雷军已经做到特斯拉(Tesla)、苹果(Apple)、福特汽车(Ford)和通用汽车(GM)都未能做到的事情:打造出一款畅销的平价电动车,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到了这点,特斯拉从成立到年产量达到30万辆,用了十多年时间。
观察中国车市,与美国消费者不同的是,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热情很高,中国厂比亚迪(BYD)的汽车销量已目前超过本田汽车(Honda);相比之下,美国车企福特和通用等已经在减少电动车扩张计划,福特首席执行员吉姆法利(Jim Farley)坦言,中国不断扩大的领先优势,对他们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小米汽车目前尚未在海外上市销售,预计2027年进军海外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动车企在欧洲和东南亚汽车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像是新加坡去年最畅销的汽车品牌是比亚迪,过去长期以来是由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主导。
拥研发团队 投资生产技术
了解雷军战略的人士说,雷军为了压低价格,小米汽车硬体在起步阶段几乎不盈利,希望未来通过销售汽车软体和其他服务来实现盈利。
雷军施压很多供应商,往往是那些在起步阶段得益于他的投资或早期支持的公司,得以降低成本。
小米汽车的另个优势在于,公司拥有数万人的研发团队以及智能手机业务的盈利,投资了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