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6日马来西亚日,当我们庆祝国家的团结与进步时,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非凡韧性和灵活性的马来西亚人。随著零工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马人正通过科技平台,为自己创造全新的机遇。
Grab,这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出行和外卖服务的应用程式。它更成为了无数大马人,从学生到家庭主妇,从退休人士到兼职专业人士,灵活赚取收入的强大工具。
通过Grab司机的真实故事,我们将看到不同人生阶段的他们,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改善生活,并在灵活的工作模式中,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自砂拉越的GrabFood听障骑手Abdul Shafig bin Saperi说,Grab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通往生计与尊严的大门。过去,许多聋哑人士没有稳定收入,有的甚至只能依赖家人。2019年7月,在朋友鼓励下,他成为砂州最早期的Grab残疾骑手之一。
加入前,他在洗车店打工,每月只赚200至300令吉,难以维持生活。有了Grab,他能支付账单、添油、买食物,真正实现自力更生。“即使我听不见,说话不流利,我仍然能靠努力工作生活,这就是Grab最大的意义。”他说。
他也是砂拉越聋人社区服务协会副主席和大马手语(BIM)认证培训师。他分享,一开始接单并不容易,担心顾客听不懂、担心餐厅误解,甚至常因信息过长或标错地址而感到挫败。
但他坚持用短信、手机展示、肢体语言和沟通卡片解决问题。渐渐地,顾客开始理解,甚至有人学会用手语说“谢谢”或“你好”,让他倍感欣慰。
如今,砂拉越已有超过20名聋哑人士通过Grab找到生计。他相信Grab提供的机会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对残疾人士能力的肯定。“如果Grab持续加强无障碍支持,更多人能独立生活,证明我们也可以成功。”

来自砂拉越的Sharipah Mazenah binti Wan Shazalli是一名退休教师,育有三名女儿,最小的女儿刚刚大学毕业。
她分享道,Grab平台简单、实用又安全,还能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多工作就意味著更多的收入。“有了这份额外的收入,家庭开销得以轻松应对,同时也保持活跃与高效。这让我能避免精神退化或患上痴呆的风险。”
她说,随著孩子长大工作,她也能把部分收入存起来,用于医疗、房屋维修、旅游、购物等需求。

来自雪隆区的梁振江,2018年底从兼职转去全职Grab,把这份工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每天清晨6点出门,直到晚上9点收工,每天都会为自己设下目标。
他说,选择Grab是目前市场上最大、最稳定的电召车平台,不仅订单多,顾客量也充足,加上各种促销和奖励计划,让收入相对更有保障。平台的App功能齐全、操作顺畅,也让司机们的工作更省心。
“最大的优势在于时间弹性大,可以24小时开工。如果当天有重要事情要办,也能先处理,再上线接单。这样的工作方式让他能在赚钱和照顾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当然,自由的背后也需要自律。如果心态不稳或缺乏规划,收入难免会有起伏。他认为,做久了就能慢慢适应和掌握节奏。毕竟对年过50的他,市场上高薪工作机会不多,但Grab给了他一份稳定且灵活的收入来源,让他能够自食其力。

随著零工经济的发展,Grab不仅是收入的来源,更是一种灵活与自主的生活方式选择。透过无数人的真实故事,我们看见他们如何在团结与多元中展现坚韧,在自由与自律中创造机遇,也跑出专属大马人的希望与未来。